找到相关内容74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缘起怎么讲

    一切事物的本性体空,才能生起一切事物。《中论》称:"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"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张"阿赖耶缘起",以"三界唯心"、"唯识无境"来说明世界的本原。《大乘起信论》作"真如缘起",《胜鬘经》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5193563.html
  • 隋唐时期极盛 佛教经典: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

    出发,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昧,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,无尽缘起等理论。在修行实践上依据“三界唯心”的观点出发,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味,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,无尽缘起等理论。在修行实践上依据“三界唯心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668925.html
  • 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

    嘶时,空花坠影”的禅定直觉意象,描摹出一幅又一幅不可思议境。 其四,吟咏楞伽唯识的禅诗。 《楞伽经》主张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《楞伽经》卷二说“三界唯心”,谓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所有现象都是一心...以此证成阿赖耶缘起乃唯识所变之义;性宗则指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,即真如随缘生起诸法之义。从法眼宗的实际情况看,法眼宗在论三界唯心、万法唯识时,更偏重于唯识宗的立场。文益颂《三界唯心》曰(《法眼录》):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453514.html
  •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

    principle),以做为贯串思维架构的主轴。而憨山老学,以《道德经解》来看,其第一原理即是“唯心识观”。憨山之所谓“唯心识观”,本身虽然具有唯识论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的理论色彩,但又不全然是纯粹之唯识论点(注1)。憨山是在《道德经解》卷首之〈观老庄影响论〉,以“论心法”为题,提出了“唯心识观”的思想原型:   余幼师孔不知孔、师老不知老,既壮,师佛不知佛。退而入于深山大泽,习静以观心焉。由是而知三界...

    陈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755071.html
  • 缘起法有两种

    所有的存在,就只是心识而已。当然,这是针对一位有情而言,如果综合而言,那就是“三界唯心”[23],三界之中,仅唯有心。甚深缘起法既是实际存在的缘起法,那就只可能是三界仅有的心识了。  再如《大方广佛...只有甚深缘起法,假名缘起法则纯粹是凡夫的妄想,只是凡夫颠倒执着是有,而实际上是毕竟空无所有的。  因此也可以说,这两种缘起法,实际上是对世界上的唯一存在——三界唯心的两种观法:佛菩萨的后得智是如实亲证...

    吕新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074005.html
  • 论佛教与科学

    同客观物质世界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,佛教称此为“心法”。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佛教之根本义,“三界唯心”所讲的“心”是见分和相分的统一体,包括了主观思想与客观存在,此“唯心”不同于“唯心主义”。佛教不...就已提出了这一观点。若仅仅视佛教为“唯心主义”,或是一场持续两千年的欺骗,那未免太简单化了。 二   从公元二世纪起,佛教逐步成为当时历史上亚洲地区众多奴隶制、封建制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,体现出...

    翁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046803.html
  • 楞伽妙谛印禅心——论《楞枷经》对禅思禅偈的影响

    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的经典。全书反复强调,无始以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的沉迷,使人们不能了知所谓诸法实际上是自心的显现。如果能够彻悟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,舍离能取、所取的对立,就可臻于无所分别的解脱境界。这些思想,为后世的禅宗所汲取弘扬,蔚成绚烂瑰丽的禅心诗韵。  (一)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的唯识理念  体现《楞伽经》思想的基本范畴是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识、二无我。所谓五法,即是“相、名、妄想、如如、正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4641033.html
  • 禅味

    吃的是一块一块的石头。懒瓒禅师吃时,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,并说道:“请趁热吃吧!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,贫富贵贱,生熟软硬,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边。”   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,和说这些难懂的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119301.html
  • 假相

    ”   那李翱也是这样低头想了一想,才领会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的真谛,知道真如般若只宜自己心印,不宜外求玄妙。人人有不同脚印,人人穿不同的鞋,你摹仿他的脚印穿他的鞋,不是白白缠缚了自己?今天这位...

    方杞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1208703.html
  • 七宝随身的故事

    供养心,如珠之圆,似玉之润,所以感召生生世世珠玉相随。其得道证果亦然,因一念赤诚,对法百分之百信受,所以能够一闻法音,与法相应,即刻得道证果。   “三界唯心,万法为识。”法界感召之因,在心,不在...

    中台世界

    |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440034724.html